校园文化建设丨西安交大梦桃学校劳动实践基地设计方案
为贯彻落实《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》,根据劳动教育相关要求,西安金石校园文化设计团队,根据学校的实际需要,量身定制符合学校特色及要求的劳动实践基地。
本次设计以“种—赏—收—品”为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的基本模式,以“动”贯穿整个活动过程,感受“种”的辛苦,“赏”的乐趣,“收”的喜悦。本次劳动实践基地设计包括五大空间区域:温室科普基地、阳光班级农场/果果采摘园、泡泡养殖园、喔喔养殖园和集散广场。
温室科普基地致力于种子培育和生长记录,同时设有植物手工室,学生可以在此制作植物贴画、植物香包、草木染工艺和创作植物艺术品。此外,在温室科普基地楼顶,设有天文观星台,可以邀请天文专家给孩子们介绍天文望远镜的使用方法。
泡泡养殖园主要展示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,考虑到孩子的安全,养殖园最高水位60cm,包括鱼、虾、蟹、乌龟等以及水葱、芦苇、睡莲、梭鱼草等。希望通过观察来了解它们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方式。
阳光班级农场让孩子们走近田园,来到田间地头,亲身体验田间劳作,感受劳动的乐趣。孩子们通过身体力行的农事体验,感悟到蔬果生长和自然规律。感悟生命、领悟生长和体悟生活是生命化劳动教育的价值所在。
喔喔养殖园则饲养鸡、鸭、鹅、兔等家禽,孩子们在课后服务时间可以跟老师一起学习养殖知识,亲自参与体验喂养小动物,学习动物知识,体验劳动的快乐。感受小动物的生长变化,感受生命的存在,从而真正认识生命、尊重生命、珍惜生命。
果果采摘园里的春天是粉色的,桃树挂满了娇艳的花朵,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。随着季节的推移,夏天来临,桃树上的桃子逐渐成熟,它们色泽鲜艳,百里透红,香甜可口,让人垂涎欲滴。除了桃子,采摘园里还有石榴、山楂、琵琶、柿子、苹果等,此时,果果采摘园里充满了收获的喜悦,孩子们亲手采摘这些新鲜的果实,体验劳动的快乐和收获的满足。
通过劳动实践基地,孩子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农业生产过程和各种植物的生长特点,提高对农作物的认识和热爱,培养劳动精神和实践能力。同时也可以增强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。
- 上一篇:农耕文化主题馆
- 下一篇:什么是校园文化建设?校园文化建设都包括哪些?